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問題(五)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0-14 點擊次數(shù):1265
問題1
目前在負責一家印染污水廠。采用的工藝是活性污泥+氣浮的工藝。每年春季和秋冬溫度發(fā)生突然變化時,水廠就出問題,出水COD跟氨氮都超標。氣浮一直控制的很好,應該是活性污泥池出現(xiàn)問題,鏡檢發(fā)現(xiàn)這個時候的生物相不好,能看到的微生物很少。請問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今后這個時候該采取什么預防措施?
回答:
(1)如果水溫低的話,自然是會對系統(tǒng)的處理效果產生影響的。此時需要提高活性污泥濃度來對應。
(2)由于還兼具處理氨氮的要求,所以在PH值,污泥齡方面也要注意控制。?
問題2
我廠采用CASS工藝,設計3萬噸/日,目前在2萬噸/日處理量。進水COD250mg/l左右,氨氮45mg/l,TP4.2mg/l,出水近期COD45mg/l,氨氮12-20mg/l,TP在1mg/l以下。運行周期為4h,進水2h,沉淀1h,排水1h,其中曝氣根據各池情況,曝氣在1-1.5h。3月中旬為了降低氨氮,加大了曝氣量,在2.5-4h,污泥濃度在5000-7000mg/l,mlvss一千多點,DO在1.5-4mg/l之間。在調整工藝后,出水變成土黃色,沉淀時漂浮大量死泥。為了排出浮泥,加大排泥量在15噸/日,現(xiàn)在部分池子出水感官已經好轉,但是氨氮很高,在20mg/l左右,而部分池子又出現(xiàn)土黃色,氨氮要好點,在12mg/l左右??纯创蠹矣惺裁唇ㄗh沒有,這個土黃色是怎么形成的,怎么控制?2、我廠的氨氮是因為硝化菌都死掉了嗎,現(xiàn)在怎么去降低氨氮。至3月中旬到現(xiàn)在,氨氮降低效果不明顯,這一周我又降低排泥量在8噸/日,但是部分池子又會出現(xiàn)出水帶泥情況。我廠出水自去年10月份開始,一直出水口都有大量白色泡沫,什么什么原因呢,如果是TP影響,但是我廠總磷好的時候還有有泡子,如果是表面活性劑,生化池曝氣的時候又沒什么泡子,而且環(huán)保局測的時候又不高,出水只有0.01mg/l左右。
回答:
(1)首先根據你的工藝,要看看去除率。氨氮的去除率在50%左右,這個確實不高,一般在80%以上是可以達到的。
(2)總磷去除比較理想,在75%以上。根據脫氮除磷工藝原理可以指導,需要長污泥齡來保證硝化效果,需要及時排泥來提高磷的去除,所以,這兩個實際上是個矛盾,極端到那一邊,另一邊的效果就會變差。所以,達到平衡的話,脫氮除磷各自去除率也就在80%左右。
(3)從你的數(shù)據可以看到,脫氮差,除磷好。所以,可以知道你排泥還是跟上了。
(4)由于你的污泥濃度相應你的進水濃度而言太高了,而有效成分低,所以,應該加大排泥來修正,以便提高MLVSS。這樣做的話,氨氮去除率還會惡化,但等到你提高了MLVSS后,就會進一步提高氨氮去除率了。
(5)所以,最終達到平衡,即氨氮和總磷去除率都在80%左右的話,系統(tǒng)就是比較好的狀態(tài)了。?
問題3
運行正常的情況下,出水顏色一直發(fā)黃是什么原因?
回答:
如下可能:
(1)進水本來就帶有顏色
(2)污泥解體導致出水帶有了污泥的顏色(污泥老化、污泥中毒等情況)。?
問題4
服務區(qū)的污水處理項目,設計進水180噸,工藝是AO工藝,現(xiàn)在進水量每天大約80噸,白天運行10小時,晚上不運行。進水cod160mg/l左右,氨氮120mg/l至180mg/l,進水ph在8.4左右,厭氧池ph7.6,好氧池7.5左右。每天加葡萄糖25千克,溶解氧在5左右,晚上關閉風機不曝氣。污泥沉降比在30%左右,2個月前重新培菌,20天前做鏡檢時生物相就不錯了,出水各項指標都不錯,現(xiàn)在就是氨氮沒有去除效果,去除率也就20%吧,20天至10天前沒有排泥,沉降比從25升到35,10天開始排泥現(xiàn)在污泥沉降比在30左右,出水渾濁,請問該怎么樣調整運行?
回答:
投加的葡萄糖可能太多了,請嘗試逐步降低(1周左右)看看氨氮去除率是否提高。出水的氨氮也看看,開始運行后1小時處理效果,5小時處理效果,10小時處理效果。以此來判斷那個時段處理效果好。?
問題5
現(xiàn)在我廠里出了一些緊急狀況,氨氮、總氮從2011冬季到現(xiàn)在一直超標,偶爾幾天能達標,而且浮泥特別嚴重,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浮泥,(冬季水溫都大于12度)具體情況如下:廠里用的改良型氧化溝工藝,采用的表面曝氣,兩組,設計水量4萬噸,實際控制水量每天在3噸左右,進水是主要是生活污水,廠區(qū)周邊有幾個大型化工園,化工園有自己的污水廠,偷排查處較嚴,因為管網也是我們自己在管理。進水水質cod=350mg/l,氨氮=50mg/l,TN=60mg/l,TP=4~7mg/l,BOD=120mg/l,PH=7.8~8.1,orp=-100mv左右。出水cod=50mg/l,氨氮=25mg/l,TN=29mg/l,TP=1mg/l,BOD=10mg/l,PH=7.5~7.6,工藝參數(shù)氧化溝出水口DO=1.5~2.6mg/l,MLSS=2000~2500mg/l,回流比R=100~120%,食微生比為0.1~0.12kgbod/kgmlss*d,SRT為7天,現(xiàn)同步運行的小試、中試系統(tǒng)已經崩潰,污泥不長反而直線下降,現(xiàn)在擔心生產性氧化溝發(fā)生同樣的情況,現(xiàn)氧化溝浮泥特別嚴重,MLSS也在下降,原因是什么呢,應從哪幾方面考慮?
回答:
(1)總體來看還是進水有機物與總氮比例失衡,也就是進水有機物低,總氮較高。
(2)由于氣溫不高,加之氧化溝工藝溶解氧無法全部保證,本身氨氮去除就會受到影響。
(3)建議源頭管控的COD值放寬些,可以糾正有機物和總氮的比例問題,這樣就有利于你的氨氮,總氮去除了。?